首页 > 汽车技巧 > 汽车技巧 > 宝马退出价格战,30万还能提“蓝天白云”吗?

宝马退出价格战,30万还能提“蓝天白云”吗?

发布时间:2024-08-22 09:00:08来源: 13041198719

宝马的“退群”与经销商的“阳奉阴违”

“三十万提宝马,就是现在!”,朋友圈里,宝马销售小丽的广告语一如既往的直白,甚至还带了点“最后通牒”的意味。就在半个月前,宝马高调宣布退出价格战,并表示要维护品牌价值,不再“自降身价”。消息一出,舆论哗然,吃瓜群众纷纷搬好小板凳,准备看“蓝天白云”如何重拾昔日荣光。
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这边厢宝马刚放出狠话,那边厢4S店就上演了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的戏码。不少消费者反映,之前谈好的优惠价格突然被取消,甚至还要加价提车,简直是“说好的退群,怎么还玩起了套路?”

 

小张就是其中一位“受害者”。他原本看中了一辆宝马525Li,跟销售磨了半天嘴皮子,终于谈妥了33万的裸车价,就差交定金了。结果第二天,销售突然变卦,说宝马官方涨价了,至少要加3万才能提车。“这不是坐地起价吗?宝马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!” 小张怒气冲冲地质问销售,却被对方一句“爱买不买”怼了回来。

事实上,像小张这样遭遇“涨价”的消费者不在少数。究其原因,宝马的“退出宣言”更像是安抚经销商的权宜之计。

众所周知,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经销商体系的行业。过去几年,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各大车企纷纷祭出降价促销的“杀招”,导致经销商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,苦不堪言。宝马也不例外,甚至一度被戏称为“价格屠夫”。然而,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持续的降价促销虽然换来了销量的增长,却也让宝马的利润率不断下滑,经销商更是叫苦不迭,甚至出现了亏本卖车的情况。

 

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为了生存,经销商只能想方设法从消费者身上找补回来。于是,各种“套路”层出不穷,比如强制捆绑销售保险、金融服务等,甚至私自抬高车价。

面对经销商的“阳奉阴违”,宝马并非毫不知情。但为了稳住经销商队伍,宝马也只能选择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毕竟,车再好,也得有人卖。

因此,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,与其说是为了维护品牌价值,不如说是为了稳住经销商,给市场一个“涨价”的预期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销商的压力。

然而,这种“治标不治本”的方式真的能挽救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吗?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汽车浪潮,以及消费者日益多元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单纯依靠品牌溢价和价格战,宝马还能走多远?

 

降价促销,为何救不了宝马?

眼看着经销商们在价格泥潭里挣扎,有人不禁要问:宝马之前“挥泪大甩卖”,怎么就没见起什么作用呢?难道“蓝天白云”的魅力,还比不上几张红色的钞票?

俗话说,病急乱投医,车企也一样。面对销量下滑的压力,降价促销成了最简单粗暴的“灵丹妙药”。然而,这剂“猛药”虽然能解一时之渴,却难以根治顽疾。

就拿宝马来说,2023年,宝马在华销量同比增长了4%,看似还不错,但仔细一看,这可是建立在单车成交价暴跌3.8万元的基础上。也就是说,宝马是“赔本赚吆喝”,用利润换销量。

更尴尬的是,到了2024年上半年,即便宝马继续“放血”降价,销量依然同比下降了4.2%。这就好像一个壮汉,本来就身体虚弱,还硬要靠放血来续命,结果血越放越多,身体却越来越差。

 
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马陷入“降价也救不了”的尴尬境地呢?

首先,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那个“得B级车者得天下”的时代了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,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,口味也越来越刁钻。而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,却有点差强人意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5.2%,几乎每卖出三辆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。反观宝马,其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还不到20%,远远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
 

产品力不足,是宝马在新能源市场掉队的重要原因。虽然宝马也推出了一些纯电动车型,比如iX3、i4等,但这些车型要么是“油改电”的产物,要么是在设计和性能上缺乏亮点,很难与特斯拉、比亚迪等“新势力”抗衡。

更重要的是,宝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配置的狂热追求。

“自动驾驶”、“语音交互”、“智能座舱”……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,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参考因素。而宝马在这些方面,却显得有些“水土不服”。

举个例子,很多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都已经配备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,甚至可以实现部分场景下的自动驾驶。而宝马的自动驾驶技术,却还停留在简单的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,与中国消费者的期待相去甚远。

 

总而言之,宝马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,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价格问题,而是产品力、品牌力、智能化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验。

那么,面对中国消费者的“新宠”——新能源汽车,宝马究竟该如何应对? “懂”比“贵”更重要,中国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豪华车? 这一切,将在接下来的篇章中一一揭晓,敬请期待!

“懂”比“贵”更重要: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豪华车?

“宁坐国产车,不开奔宝奥”, 这句略带调侃的话,如今却成了中国车市的一种真实写照。

曾经,奔宝奥是身份、地位、成功的象征,拥有一辆奔宝奥,足以让无数人艳羡不已。然而,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,以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,奔宝奥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。

如今的中国消费者,尤其是年轻一代,对豪华车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“大Logo”、“真皮座椅”、“高昂的价格”,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、智能化、科技感,以及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。

换句话说,中国消费者越来越“懂车”了,也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

在他们眼里,豪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符号,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用心,是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情感连接。

汽车技巧更多>>

吉利银河星耀8:以豪华平权,再创“爆款” 奇瑞混动技术大秀,冲击1升油耗 上汽之夜:技术平权定义出行文明,中国方案重构全球汽车秩序 汽车智能化狂飙遭质疑,上汽要用更懂用户的方式步入下半场 50万买奥迪S5,修车比保养还勤,奥迪售后该醒醒了! 智能化内卷时代,英仕派的“恰到好处”才是真香 盘点:奇瑞汽车混动之夜上发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奇瑞混动之夜:中国技术定义全球标准,开源计划引领产业革命 现在“出海”,理想汽车能找到“理想”的海外市场吗?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? Gartner预测:2025年电动汽车出货量将增长 17% 奇瑞风云A9即将盲订:超5米混动四驱中大型车 加拿大电动汽车退税计划提前终止,资金耗尽促车企自补 腾势Z9GT第1万辆正式交付:最快交付破万的新能源豪华轿车 委员谈AI+教育,“不怕学生用得多,怕他们不会用” 运动与生活早已密不可分,他是身体力行的“体育人” 春运开启,昆明长水机场应对即将到来的出入境客流高峰 深圳二手房交易量重新站上6万套关口,楼市新政后连现5个“日光盘” 点燃数字引擎,加大场景创新,苏州工行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新篇章 他从上海到西藏定日,希望一点点平息孩子们心中的“余震” 比亚迪唐L插混版的全新升级,如何重新定义家用SUV? 小米YU7纯电SUV来袭,3040万价位能否引领新潮流? 坚守驾驶乐趣 进阶数字智能 宝马集团以坚实市场表现迈向新世代 阿斯顿·马丁Vantage Roadster来袭,6.8秒敞篷开合,性能与颜值并存! 换装新发动机并增加ABS,新大洲本田NS125LA升级 多项功能升级 长安启源E07迎1.1版本OTA升级 比亚迪夏入局MPV,GL8、塞纳、梦想家等曾经的优势车型该如何应对 敞篷开/关只要6.8s?兄弟们先看看!没准今年就开上了! 2025年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招聘公告 2025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公告